針對台灣下一階段的重要癌症,腺體癌症 (包含乳癌、膽管癌和攝護腺癌) 自2010年起列入本所研究範圍。此研究團隊最初在2010-2013年得到衛福部「建置癌症卓越體系研究計畫」的經費資助;自2014年起,轉為本院補充計畫。其研究主題聚焦於攝護腺癌、膽道癌、乳癌研究。
• 攝護腺癌研究
我們根據攝護腺體分化過程的變化找出一3至12個基因的新型分子預後指標,可以有效地預測攝護腺癌病人於手術後疾病復發的機率,其預測力具高度準確性及再現性,並超越傳統的臨床或病理指標以及先前曾發表過的其他分子或基因指標,是截至目前為止在攝護腺癌的預後評估上最具有準確性及可行性的指標。此一成果已發表於著名國際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3:182:363-374;同時並被國際醫學網站Global Medical Discovery 以及UroToday廣為報導;並且也申請了中華民國、美國及PCT專利申請 (U.S. patent application No. 13/853,548; PCT application No. PCT/US13/34411),目前進行多醫學中心的生物指標臨床試驗,將來可能的臨床應用可期,國人攝護腺癌的診斷及治療可望將藉此向前邁進一步。
• 膽道癌研究
在膽道癌臨床試驗,我們提出了一個比較gemcitabine/oxaliplatin與cetuximab/gemcitabine/oxaliplatin兩組復方化學治療對膽道癌療效之隨機分組第二期臨床試驗。此計畫是anti-EGFR單株抗體使用於亞洲膽道癌病患之唯一隨機分組臨床試驗計畫,其學術性毋庸置疑。此外,研究結果顯示併用cetuximab可有效的延長晚期膽道癌患者存活期 (4-7 個月 historical control à 10+ 個月)。利用T1210病人剩餘檢體進行ALK、ROS1和c-MET蛋白免疫染色,發現有16.4%的腫瘤有ALK or ROS1or c-MET (RAM)蛋白有強烈表現,且這群病人的整體存活率非常差,就算使用cetuximab加上GEMOX (C-GEMOX)也沒有改善;且在RAM低表達性的病人,使用C-GEMOX比單用GEMOX有較高的疾病控制率及較長的無惡化存活期,代表RAM over-expression可以當作一個預後指標。此部分結果已發表於2016 Scientific Reports,這可當作病人選擇何種治療的參考因子,對於病人有直接的幫忙與影響。